春秋时期是什么时候?春秋时期是指公元前770年— 公元前476年 ,是东周 的一个时期。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,群雄纷争, 齐桓公 、 晋文公 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相继称霸,史称“ 春秋五霸 ”。
春秋时期的得名,是因 孔子 修订《 春秋 》而得名。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(前722年)到鲁哀公十四年(前481年)的历史。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,一般从周平王元年(前770年)东周立国起,到周敬王四十四年( 前476年 )为止,称为“春秋时期”。
那么,春秋时期是两汉时期吗?
两汉时期指的是西汉和东汉,汉代儒家学者都奉孔子为先师,而无人以孟子或荀子后学自诩。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对汉儒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。由此,汉初儒家学者中也隐约存在着对立的两派。而自从董仲舒以“《春秋》公羊学”的形式提出一套系统政治学说之后,汉儒内部两派的斗争便集中表现为《春秋》三传之争。他们针对汉初政治所面临的难题,提出“以德化民”和“以礼为治”两种政治主张。自武帝以后,两派先后登上政治舞台,对朝廷政策施加影响,使汉朝政治在儒术独尊之后继续表现出大幅度的摇摆变化,使武帝至宣帝、元帝至王莽、东汉一朝又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。
东汉是西汉的继续,继承了西汉二百余年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成果。它的建立意味着“汉德”复兴,而在东汉人看来,“汉德”就是“尧德”,亦即《公羊》家所阐述的《春秋》之道。
所以,春秋时期不是两汉时期,其历史上时间是不一样的,春秋之后是战国,战国之后是秦统一六国,在之后进入楚汉争霸,汉大败楚,建立汉朝,此后,进入两汉时期。